时隔6个月再现!出现这种症状要小心→
6月27日,国家疾控局发布2023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27645例、死亡2465人。值得注意的是,在甲类传染病报告中,有3例为霍乱弧菌感染。(点击查看详情→报告3例霍乱病例!如何预防?)
梳理发现,此次霍乱病例报告是自2022年10月我国出现3例霍乱弧菌感染病例后,时隔6个月再次出现霍乱弧菌感染病例。
霍乱是什么?
会有怎样的症状?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疾控君今天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省流侠
详细版科普
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血清群或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属于烈性传染病,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一旦发现需在2小时内上报疾控部门,并隔离治疗。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范围乃至世界性的大流行为特征。
虽然霍乱起病急骤且剧烈,但是也无需太惊慌,该病多见为轻型病例,并存在带菌者。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口服补液即可治愈。另外要指出的是,霍乱患者很少出现发热。
感染霍乱有什么症状表现?
霍乱的典型症状就是上吐下泻,泄出物呈现“米泔水样”,其中含有大量霍乱弧菌。关键是不痛不痒,只是腹泻,如果不重视,没有霍乱知识储备的人很可能会以为是单纯地吃坏了肚子。一旦有这样的错误认知,很可能会错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严重的脱水。
严重的时候,病人每天都处于不停的腹泻中,平均每小时失水量能达到1升左右,人体在大量失水和电解质的情况下,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代谢性酸中毒、低容量性休克、心律不齐以及肾衰竭等。如果没有立即加以治疗,少则12个小时,多则24个小时,就会死亡,死亡率高达25%-60%。
以下是霍乱病例的三种临床表现:
有呕吐,无腹痛腹泻;有可能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胀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
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等休克表现。
比较罕见的类型(干性霍乱),出现无泻吐或者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
霍乱是如何传播的?
霍乱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
霍乱患者的排泄物及呕吐物中都含有大量的霍乱弧菌,非常容易污染周围环境;带菌者虽然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可以带菌自由活动,污染的范围可能更大。
霍乱主要经水、食物及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①经水及食物传播:摄入被霍乱弧菌污染而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引起感染。
②经生活接触传播:因接触霍乱病人或带菌者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或者接触其他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物品而造成感染,这种传播主要是因为经手——口途径。
人群对霍乱普遍易感,生活在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人群更是霍乱的高发人群。
如何做好预防和应对?
及时就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应尽快前往有肠道门诊的医院就诊。
保持用水清洁
自来水需煮沸后饮用,霍乱弧菌在100℃条件下,1-2分钟即死亡;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清洗蔬果和餐具。
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生食,特别是鱼虾等水产品,生吃的瓜果要洗净后食用,食物加工用具应生熟分开。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持环境清洁,防止害虫携带致病菌污染食物和餐具。
疫苗接种
目前国际上已有口服霍乱疫苗获批使用,其在霍乱暴发高风险地区的保护效力可达60%-80%,主要用于即将前往霍乱流行地区旅行和工作的高危人群,如口岸人员、水路人员以及从事餐饮行业的人员等,尤其是前往地区处于流行季节,建议提前3-4周口服霍乱疫苗。
感染霍乱后怎么办?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待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两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感染霍乱后,不接受隔离治疗,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病毒退退退!
推
荐
阅
读
参考来源:国家疾控局、健康报医生频道、人民网、健康白云教育
编辑:谭泳欣